您的位置:首页 > 时事 >

手足口病来了?别怕!济南市疾控中心给你来支招

最近,很多妈妈群“炸了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问原来是手足口病闯祸了!

掐指一算,

这个欺软怕硬,最爱嚯嚯宝宝的它

又开始搞事情了!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据近几年监测结果表明,好发年龄为5岁及以下婴幼儿,约占发病人数70%-85%。每年自4月下旬开始发病数出现上升,7-8月份为全年发病高峰。

应该怎样科学预防呢?

下面,疾控小卫士就带各位宝爸宝妈

来详细了解一下~

正确认识手足口病

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哪些?

肠道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共有100多个血清型别,根据其基因特性分为A、B、C、D四个组。根据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引起济南市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血清型,主要以A组和B组肠道病毒中的肠道病毒71型(EV-A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柯萨奇病毒A组6型(CV-A6)和柯萨奇病毒A组10型(CV-A10)最为常见。近几年由于EV-71灭活疫苗的应用,济南市肠道病毒71型(EV-A71)占比下降,柯萨奇病毒A组6型(CV-A6)和柯萨奇病毒A组10型(CV-A10)等其他肠道病毒逐渐成为优势毒株,但肠道病毒71型(EV-A71)仍是引起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主要病原。

手足口病是如何传播的?

手足口病患者、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一般在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较强,主要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如直接接触患者穿破的水泡或病毒污染的物品(如毛巾、玩具等)而传播;患者咽部分泌物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患者粪便污染的食物、水而传播,据研究显示部分患者的粪便在数周内仍具传染性。

图片来源:腾讯医典

手足口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多数患儿以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可不发热,仅表现为皮疹,有的病例皮肤出现大疱样改变。

大多数病例病情较轻,呈自限性,预后良好,7-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

只有少数患者的病情会快速恶化,累及脑部、肺部和心脏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

如何科学预防?

◇做好手卫生◇

做好的手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儿童在触摸公共物品后、接触唾液及呼吸道分泌物后、如厕后、进食前、家长及看护人在加工食品前、更换尿布或处理被粪便污染的物品后,应及时按照七步洗手法用流动水配合洗手液或肥皂进行洗手,至少洗20秒。

◇远离病患◇

避免与患有或疑似手足口病的儿童密切接触,不要与患病儿童共用餐具、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防止交叉感染。

◇成人也要做好个人卫生◇

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部分成年人可携带病毒,虽不发病,但可将病毒传给儿童。因此,成年人也要做好个人卫生,外出回家接触儿童前,洗手、换外衣。

◇保持家庭环境卫生◇

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衣物、被褥、毛巾、尿布等物品要经常换洗和晾晒。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带宝宝适当晒晒太阳,增强免疫力。

◇清洗消毒◇

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及儿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婴幼儿的尿布要及时清洗、曝晒或消毒。对日常接触频繁的物品表面(台面、门把手)、孩子的玩具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

◇减少聚集◇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不要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游玩公共娱乐设施后应及时洗手。

◇接种疫苗◇

2015年底,我国自主研发的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简称EV71疫苗)上市,济南市自2016年就开始在适龄儿童中进行EV71疫苗接种,对接种者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接种人群为6月龄-5岁儿童。为尽早获得免疫保护,建议满6月龄儿童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

接种EV71灭活疫苗可有效预防EV-A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其他相关疾病,也会显著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多种,不同肠道病毒间无交叉保护,接种EV71疫苗只能预防EV-A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及相关疾病,不能预防CV-A16、CV-A6和CV-A10等其他肠道病毒感染。因此,接种疫苗后仍有可能再次感染EV-A71之外的其他肠道病毒,但发生重症风险降低。

◇及时就诊◇

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建议家长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臀部等)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同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爱济南记者:冯杰 通讯员:尹士平 成洪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