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资料图】
刘驾在《苦寒吟》写道“百泉冻结也,我吟寒更怯”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有许许多多的取暖方式,那么对于远古时代和古代的人们,是如何取暖的呢?要了解这一点,首先就要从取暖工具入手。就比如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先民会在定居的房屋的中心挖上一个小坑,四周放上砖块和石头,而中间的部分用来生火,这便是中国最早的火塘。到了后来,火塘进一步得到了升级,人们在火塘边上埋上陶罐,罐子中装着烧红的火种炭灰,以方便随时把火种点燃。
到现在火塘在南方少数民族仍然很常见,就比如傣族和侗族,每年每度都会进行火塘祭祀,以来祷告家人安泰。
从最早的火堆到现在的火塘,这是中国古代先民的智慧,同时这也标志着中国取暖方式文化的开端。
一、独特的房屋取暖方式
春秋时期出现了一种小型的火盆,火盆相对较方便,可以移动,但是散发出得热量非常有限。如何使得整个房间都暖和起来,成为当时人们首先要破解的难题。后来,“烧地卧土”的取暖方式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重大突破。简单来说,这个方法就是将地面烤热,人们坐着或者躺在上面,使得热量能够传遍全身,这也是现在北方火炕的雏形。
但是古代人并不满足于烧地取暖。在秦汉时期,我国就出现了壁炉。比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壁炉还要早一百多年。1974年,我国考古学家发掘出了秦都咸阳“一号宫殿”,该遗址除了主体建筑外,宫殿还有卧室、客厅以及洗澡的浴室。在浴室当中发掘出我国最早的壁炉——“壁炉一号”。遗址中的壁炉高100cm,纵深100cm,宽度更是达到了120cm,内部结构巧妙,炉膛呈腹瓮,能够让热气充分的于炉膛内循环,并且做到了让炉烟得以迅速排出。
“壁炉一号”的炉子口处还设计了灰坑,以及存放燃料的左侧炭槽,这样的设计充满了古人的智慧,不仅能够让木炭的燃烧时间更长,而且还能最大限度的维持室内温度,让其温度下降速度达到最慢。不过可惜的是壁炉被发现时,上部建筑已经被毁坏,无法得知烟道设计样式。据有关专家推测,发现的三座壁炉,有两座供浴室采暖用,一座供皇帝私人专用。
在西汉时期,花椒不仅可以当作一种香料,并且在药学当中,花椒性温,将捣碎的花椒和黄土和泥涂在墙上,还起到了保温的效果,这种保温方法被西汉皇宫和当时的贵族广泛使用。
其中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汉武帝时期的温室殿。
据《西京杂记》载“温室以椒涂壁,被之文绣,香桂为柱”。
宫殿内打造壁炉以及大雁羽毛制成的帷幔,大殿地面全部铺放好来自西域上好的毛毯。皇帝经常在这里批示奏折,与大臣共同商议国家大事。同时也因为花椒泥较好的保温特性,使得“温室殿”在冬天仍然能够做到百花齐放,枝繁叶茂,成为当时的一大奇观。也因此富贵人家纷纷效仿将花椒泥涂于墙壁,布置温房的做法。
另外,在汉代还出现了一种特别有效的供暖方法——火墙,也叫做夹墙。火墙由炉膛、烟囱和火墙体三部分打造而成,炉膛不仅可以用来做饭,而且炉膛还能将热烟气送至火墙体中,火墙体可以让热烟气停留时间变长,由此产生的蓄热时间也就变长了。最后通过烟囱将烟雾排放出去。也是现在火墙最早形态。到后来出现可以调节室内温度的“温调房”,在东汉科学家张衡《西京赋》和《三辅黄图》当中均有记载。
到了唐朝,冬天的富贵人家夜夜弦歌宴饮,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写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火炉当中的煤炭,当时为人工烧制而成,在当时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是奢侈品。
在唐代开元天宝年间,宫廷从西梁地区运来的“瑞炭”百条,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因为这种炭火长约尺余,为青色,,因此叫做瑞炭。这个炭在炉子中燃烧没有火焰然而却有光。一条瑞炭可以燃烧十天左右,并且燃烧所带来的热量使人无法靠近。此外,还有一种凤炭,他是由杨国忠的家将把炭屑和蜂蜜捏成双凤的模样,每每冬天便放在炉子之中,而且还用名贵的白檀木垫于炉底,让其余灰尽最大限度不能掺杂在一起。
二、随身携带的取暖工具
俗话说,人冷先冷手脚。古代也有汤婆子、熏笼、手炉等小型取暖工具,而如今福建、江西等地所使用的火笼就有可能是由最早的熏笼演变而来。熏笼是先秦时期用来熏衣的用具,人们用竹篾编成镂空的网罩,在下面放炉子,上面放炭火,在炭火当中燃烧香草,用以熏香衣物。从出土的实物来看并不大,高度在0.2米左右。到后来器型才逐渐变大,工艺也变得繁琐精致起来。
到南北朝时期,出现的竹火笼与秦代的熏笼类似,因为竹火笼加设了提梁,所以十分方便随身携带,因为火笼之中还有一个红泥小炉,红泥小炉才是用来放置木炭的,这样便能够将竹火笼放在衣袖之中,也可以放在被子当中,使得全身温暖,并且在南朝梁沈约在《咏竹火笼》中写道:“覆持鸳鸯被,白鹤吐氛氲。”
武周时代,流传设计出了一种小型的取暖工具,名曰:“卧褥香炉”。其设计便是来源于香球和火炉的融合。
据《西京杂记》载:“为机转运四周,而炉体常平,可置之被褥,故以为名。”
从中我们可以得知构造十分精巧,不管球体内的香炉如何转动,点燃木炭的容器始终处于水平位置,这样便不会担心里面的火炭会外泄出来,放进被窝里即安全又方便,是当时人们将技术、艺术与生活并相融合的产物。
在民间有一种常见的取暖工具,名为”汤婆子”,是一种金属圆壶,一般用铜和锡制成,它类似于今天得热水袋,只需要在里面灌上热水,便可以使用,而且因为大多都是放进被窝里暖脚,所以又得名“脚婆”。宋代黄庭坚在《戏咏暖足瓶》中戏称道:“千金买脚婆,夜夜睡天明。”这足以表示当时人们对脚婆的喜爱与依赖。
三、纸张做成的御寒衣物
古人在冬季虽然有了众多的取暖工具,但是大多是在室内使用,但外出在外的古人们在棉衣还没有出现的唐宋之前,又是如何御寒呢?
达官贵人往往会穿用狐狸皮或者是貂皮制成的裘,平民百姓则只能用价格低廉的羊皮、狗皮来制作衣物,其中充填的也大多以麻絮为主。古人穿裘,往往有毛的一面露在外面。
刘向的《新序·杂事》当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战国初期,魏国的君主魏文侯出城打猎,路上遇见反穿皮裘,身背柴草的人很是疑惑,便追问其原因,回答道“因为只有一件皮裘,如果穿在外面,毛会磨光,”魏文侯大笑道,“难道你不知道皮磨坏了,毛自然也就没了吗?”
唐宋时期,造纸技术不断突破,造纸业也迎来了高度发展的时期,由此,人们便在此基础上研发出了纸衣、纸被等用来取暖、保暖。
按照现代人的思维,用又轻又脆的纸张做上一件衣服,不要是说穿,就是看起来也挺不靠谱的,更不要说御寒保暖了。那么对于为什么要使用纸衣御寒,我个人认为最可靠的一个原因就是唐宋时期经济发展繁荣,人口数量增大,在宋朝甚至达到人口过亿的情况,新增人口所开垦的农田主要用来解决粮食问题,穿衣问题就显得尤为紧张。
当时的纸衣并不像我们现在所想的纸衣一样,它是以树皮为原料,不仅坚韧而且还十分厚实,更恰当点应该叫做“皮纸”。特别是到了宋代,纸衣、纸被的主要用料为拉力强,耐折且磨损的楮树皮纸。这种纸不仅厚重且密不透风,再通过裁缝做为成衣,远远看去和普通衣服并没有什么区别。
并且在当时,制作纸衣已经成了一项专业,有一套完整的工序:
首先是处理原材料树皮,“每一百幅用胡桃、乳香各一两煮之,不尔,蒸之亦妙,如蒸之即恒。洒乳香等水,令热熟阴干”。
之后将纸卷在木杆上,使其变得柔软。然后才可以进行裁剪和缝补,以及后面的各种程序。
这种当时用楮树皮制作的衣服,被人们称之为纸裘。纸裘的保暖性并不佳,所以人们往往还会往里塞入麻絮,这样纸裘变成了纸袄,同样的道理,也会做成纸被。
由于纸衣、纸被的制作相对成本低廉,加之宋代官方经常会给街头的乞丐帮扶,所以每到冬季,纸衣、纸被成为了济贫的好举措,极大的节省了朝廷经费。
纸衣不要看其廉价,但是它也能成为当时的一种潮流,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纸料洁白轻软,无声百似云”,恰好符合了当时宋代文人士大夫的情调与审美需求,由此带来了一种新的穿衣风格的浪潮。
庆元三年(1197)年的冬天,72岁的陆游被削职罢官闲居在老家山阴。这年冬天,理学家朱熹送了一床“纸被”给陆游御寒。朱熹比陆游小五岁,二人早在1181年便相识了。那年的八月,浙东大闹饥荒。朱熹被任命官职,受命前往此地赈灾。陆游听到此消息后,便急忙写信给朱熹,希望他能够尽快抵达浙东,这里的灾情过于严重。
后来之所以朱熹曾送一床“纸被”给陆游御寒,是因为在1197年,两人相继被贬,都处在人生的灰暗时期,可谓是惺惺相惜,加之冬季来临,朱熹担忧陆游的生活状况,便准备了一床纸被托人送了过去。
收到纸被之后,陆游写诗两首作为答谢。在其中一首当中,他感叹道“纸被围身度雪天,白于狐腋软如棉。”夸赞朱熹赠送的纸被洁白温暖,给寒日当中送来一丝慰藉。
那么朱熹为什么不送棉被呢?因为棉花是在宋元之后才普及的,唐宋时代,富贵人家才会用丝绸和丝棉做保暖衣物,称之为“重裘”,普通人家一般多用葛麻或者楮纸制成的棉衣棉被。实际上,纸被在五代就开始使用,只不过在宋代才开始盛行。
有件事情可能会让我们不禁思考,纸衣脏旧之后如何清理呢?其实苏东坡先生就曾记载过清理方法:“纸被旧而毛起者,将破,用黄蜀葵梗五七根,捶碎,水浸,涎刷之,则如新,或用木槿叶捣水,刷之,亦妙。”不过纸衣、纸被虽然廉价,但是却有一个无法改变的缺点,那就是不透气,这便导致那时的人们不能长期穿着纸衣、盖着纸被,长期使用身体是会出问题的,所以冬天得将布衣、纸衣换着穿。
到了明清时期,取暖技术更加完善。在故宫,现存有三四尺高的薰炉,整体为铜鎏金,加之以其掐丝珐琅彩工艺,尽显雍容华贵。12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南方的亚洲棉开始于全国逐渐传播,加之海外贸易引进的非洲棉也开始遍布陕西等地。面料渐渐得到普及,纸衣渐渐淡出历史舞台。
结语:
在中国取暖文化的发展当中,既有作为人类的本能,也有中国人独特的朴素智慧,还有寄托在其中真挚的深切感情。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宣传文化自信,我不得不想文化自信究竟是什么?
最后我想出来一句话“文化自信便是:对自己文化天生朴素的自然喜爱与依赖。”在探究中国历史的过程当中领略中华文化之美,这是我十分骄傲和荣幸的。
参考文献
《西京杂记》
《中国古代衣料》
《开元天宝遗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