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多数人轻松享受美好的“五一”假期时,在我们身边,依然有许多人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用热心服务和辛勤劳动,为广大市民提供生活的便利,诠释着劳动最光荣。假期已经结束,让我们向所有默默奉献的劳动者致敬,道一声“辛苦了!”
杨扬:穿梭大街小巷送美食
(相关资料图)
本报记者 孟丽
41岁的杨扬,从事外卖工作已有7个年头了。
5月2日上午10点半,杨扬穿好“装备”,骑着电动车从鼓楼花园小区的家中出发。来到君盛广场附近,手机里弹出2单。杨扬分别从两家店面取到食物,小心翼翼放到保温箱中,骑着电动车飞快驶往目的地,“对于外卖员来说,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做到在最短时间内,将美味佳肴送到客户手中。”这2单送完,杨扬只用了20分钟。这时,手机又弹出了新订单,杨扬赶紧骑着电动车,奔赴下一个目的地……
转眼到了下午3点,杨扬终于得空可以回家吃午饭了,小睡了一会,下午5点,他又出门再次踏上了征程。
下午第一个派单也是2个订单,一单是王场东村居民要的3份卷凉皮,另一单是王场新村居民要的炒饭。从商家取到食物后,杨扬骑着电动车赶去王场,“一个在6楼,一个在5楼,全都是爬步行梯,怕人家等得急,我就一口气爬了上去,送完花了半个小时。”返回时,杨扬隐隐觉得小腿有点酸,“爬楼梯虽然累了点,但是当顾客理解地说句‘谢谢’时,心里还是一阵温暖,累点也值了!”
不知不觉忙了好几个小时,夜幕早已降临,杨扬的胃也开始抗议了,一看手机,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手机还陆续有派单下发,杨扬就近选择了一家米线店,匆匆吃完后又开始送餐。夜深人静,不少人已经进入梦乡,但杨扬仍奔波在大街小巷……已经是次日凌晨2点了,给风尚米兰小区一位业主送完汉堡后,杨扬拖着疲惫的身体,结束了一天的送餐。回家路上他简单计算了一下,当天共送出外卖59单。
张明利:烹饪舌尖地道味
本报记者 常慧茹
5月1日中午11点左右,在户部山大张烙馍村店内,不少顾客正在用餐,连店内店外都排满了等待就餐的食客。厨房里,炉头的轰鸣声嗡嗡直响,颠勺、挥铲的声音此起彼伏。节假日是餐饮行业的“重头戏”,也成了厨师们最忙碌的时候。
张明利是这家饭店的行政总厨,从事餐饮行业已经很多年,他说,厨师工作不仅仅是“抓锅铲”这么简单,还需要不断进修,与同行、食客沟通学习,研制新菜品。
“为了应对假期的餐饮高峰,我们每天都会提前备菜,前期先将菜品进行粗加工,根据客人的订单现场进行炒制。”说话间,张明利用铁勺加了一勺葱花放进锅内爆香,他告诉记者,每逢节假日,店里的生意都会比较火爆,今年的客流量格外大,不少外地食客慕名来店打卡徐州菜,有时候他们在灶台前一站就是一天,面对高温炙烤,没做几道菜衣服就湿透了。
“之前每天大概晚上9点之后,后厨就不接订单了,随着假日客流量越来越多,为了保障让更多的食客都能吃上心仪的菜品,吃到最地道的口味,我们后厨的下班时间也往后推迟了一两个小时,有时候收拾好卫生下班的时候都已经快凌晨了。”张明利说,虽然辛苦,但这么多年早已习惯了,让客人吃上美味佳肴是职责所在,客人吃得开心,他们也十分高兴。“我们饭店里的厨师和服务员,节假日都坚守岗位,大家心朝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希望为客人呈上最美味的菜肴。”
臧焕焕:送货上门忙碌充实
本报记者 苗蓁
“您好,顺丰快递。您有包裹寄达,请问家里有人吗?”5月3日上午10时,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快递员臧焕焕在风尚米兰小区9号楼楼下正打电话。她挽着丸子头,动作麻利地从快递车中拣出一个小包裹。
37岁的臧焕焕踏入快递行业已有半年,主要负责风尚米兰小区内9号、10号、12号等7栋楼的收、派件服务。这是她第一个忙碌而充实的“五一”劳动节。
5月1日一大早,臧焕焕在鼓楼区鼓楼广场营业点参加完例会后,对第一批包裹进行分拣、装车,仔细核对送件信息,提前和业主沟通上门时间。8点,臧焕焕驾着快递车驶入小区,穿梭于楼宇间,开始一天的奔走。10点半前,第一批包裹派送完毕,她再次返回营业点装上第二批包裹,并把收来的第一批件进行交付,待集中发出……一天下来,臧焕焕需往返营业点4次,在规定时间内穿插完成收、派件工作,直到晚上7点左右交付完最后一批物件才能回家。
“五一”期间,臧焕焕的日均收、派件量在100件左右。“许多业主外出旅游前都会提前给我发信息、打电话,确认家里有人时再让我上门。”对于出远门的业主,臧焕焕会耐心沟通,做好滞留、回仓、返回营业点保管等工作。
“有位业主接过包裹时主动问起我前不久的腿伤情况:‘好久没见你了,身体怎样了?’真的,特别暖心!”臧焕焕笑着说,和业主们联系多了,自然熟悉起来,已经成为彼此信赖的朋友。
臧焕焕的女儿正在上高中,这个假期,母女俩虽然忙于学习和工作,但对未来的美好生活满怀希望。“不止我们快递员,许多劳动者四季坚守,为城市添彩,这份努力值了!”
王学全:『城市摆渡人』用心服务乘客
本报记者 周运生
“五一”假期,当别人在放假休息、与家人团聚时,网约车司机还一直在路上,用热情的服务、真诚的态度,将每一位乘客安全地送达目的地,成为不停歇的“城市摆渡人”。
“网约车是一个服务行业,需要用心去服务每一个乘客。”这是司机王学全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告诉记者,越是节假日,服务人员越不能懈怠,看着乘客高高兴兴地上车,安安全全地下车,王学全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
王学全告诉记者,“五一”假期人流量大,为了保证游客出行便利,他每天早上6点钟会先出发前往火车站进行等候,晚上8点,不管身在何处,都会围着火车站转一圈。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既然选择成为网约车司机,就要全心全意地对待这份工作。” 王学全说,其实做这一行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辛酸。“最怕乘客给差评,这会直接影响司机的信誉等级,导致派单量下降;为了方便乘客打车,‘五一’假期间我时刻穿梭在大街小巷,午饭都是随便凑合一口……”
为了做好细致服务,遇到老人上车时,王学全会开得慢一些稳一些;遇到乘客丢失物品,他会主动联系归还失物;遇到带小朋友的乘客总会耐心多等会儿……这个“五一”假期,虽然疲惫辛苦,但王学全的心里很满足,乘客们的肯定与赞扬也让他干劲十足。
李燕隆:心里兜里各装着『一把尺』
本报记者 范海杰
“五一”假期,在中铁十二局徐州地铁6号线紫金路站工地上,有一位青年小伙,正在地下20米处指挥一台“钢铁巨龙”盾构机进行高精度的隧道掘进施工,他就是盾构主管工程师李燕隆。
2021年硕士毕业的李燕隆,一毕业就扎进盾构施工中。“越是艰险越向前”是他的口头禅,在方案论证、盾构选型期间,他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研了十多个软弱地层的盾构施工案例,结合工程特点,编制项目盾构选型、掘进、接收等一系列专项方案,得到参与方案论证专家的一致好评。
如何有效降低接收安全风险避免安全事故,是施工中的一块“硬骨头”。作为盾构主管工程师的李燕隆,主动扛起责任。他结合国内最先进的盾构接收技术,以及工程风险特点,果断提出“冷冻+钢套筒”的接收方案。在盾构接收施工期间,他把办公桌搬到工地现场,时刻盯住方案实施,最终右线盾构安全顺利接收,为徐州地铁建设“冷冻+钢套筒”接收开创了先河。
盾构施工是一结合技术与艺术的系统性学科,李燕隆的心里和兜里分别装着一把尺,一把尺用来测量现场整个施工质量,一把尺用来把控现场整体安全。他说:“作为盾构主管工程师,我的岗位职责让我不敢有一丝懈怠,要始终对施工质量、工序、材料、安全等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
在同事眼里,李燕隆特别上进,总是围着单位老同志团团转,下班后积极研究图纸。“我以后还要继续多看、多学、多问,掌握盾构施工的技与艺,让自己成为一名综合型人才。”李燕隆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建设者,自己要边学习边成长,用知识去迎接新的挑战,为徐州轨道交通建设添砖加瓦。
张胜杰:传播主流声音 讲好徐州故事
本报记者 王艺宸
“‘五一’这几天,天天都有直播,一天也没闲着!”4月30日,2023“乡约睢宁·遇见美好”乡村文化旅游节火热进行中,两场活动全程线上直播,前去采访的徐州报业传媒集团记者张胜杰一刻不停忙碌着。
上午从市区前往睢宁,为中午的直播做准备;活动开始后,因为反响热烈,直播比预计时间长;顶着烈日,足足举了两个多小时直播设备的张胜杰感觉手都僵硬了。结束后,顾不上休整,他和同事们又驱车前往另一处景区准备下一场直播。为了直播灯光秀,足足等到晚上7点半天黑后才开工,回到家已是晚上10点了……
“最初是跑民生口,写舆论监督的稿件,后来开始做短视频、直播。”张胜杰算了算,来到徐报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已经做了上百场直播,“写得了稿子、拍得了照片、剪得了视频,是全媒体时代记者的基本素养。”他笑称。
这个“五一”,徐州成了网红旅游城市,为了更好地宣传汉文化和城市文化,张胜杰自己策划了几场直播。一台稳定器、一部手机、一个麦克风,张胜杰化身主播,来到回龙窝、徐州博物馆、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等地,带着网友“云逛”徐州。“我们这行呀,没有什么节假日的概念,有新闻的地方就有记者的坚守。”看到这么多外地游客来徐州打卡,网友在直播间里热情留言,张胜杰感觉自己是幸运的,“身为徐报记者,我用手中的笔和镜头去记录城市的‘当下’,传播主流声音,让更多人了解徐州,热爱徐州。”
统筹:本报记者 王艺宸